首页
搜索 搜索
聚焦

文化时空 | 兰亭雅集,记录流逝的时间和灵性的生命 环球报资讯

2023-06-16 13:08:26 宁夏日报

“如约而至”,多么美好的词,等得辛苦,却不辜负;诗歌是有力量的,我们通过诗歌不仅可以认识自我,还得以“转化”我们自己,成为一个为天地万物和人类文明所祝福的生命;如果带着清醒的觉知,回顾往事是有意义的……

就像永和九年的那个美丽约会——兰亭雅集,记录的是流逝的时间和灵性的生命。

永和九年即公元353年,中国处于魏晋南北朝时期,放眼世界,这一年的古罗马,君士坦提乌斯二世结束国内的互相征伐。


(资料图)

崇山峻岭,茂林修竹之间,有一兰亭,一条清澈的水流忽疾忽缓。“引以为流觞曲水,列坐其次。虽无丝竹管弦之盛,一觞一咏,亦足以畅叙幽情。”

一时间,群贤毕至,少长咸集。这是当时顶级文化的盛会,是顶流文人的握手。

但这其实并非全然风雅的时代。当时战乱连年,在一些读书人眼中,越是乱世,越要守住心里的春天。因此,这场提升中国文化影响力的雅集如期开始。是治愈,也是期许。

当天,谢安、孙绰、支道林、卫玠、王弼等四十多位文人欣然作诗。

来历不凡的大才子们,各有各的感想,却有相同的感受:“是日也,天朗气清,惠风和畅。仰观宇宙之大,俯察品类之盛。所以游目骋怀,足以极视听之娱,信可乐也。”

这段话的中心思想是天人合一,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互动。生命的短暂和永久,什么是稍纵即逝,什么又是永久不变的?曾经拥有和天长地久,哪个更快乐,哪个更忧伤呢?

此时此刻,年过半百的王羲之,领悟与经历同样丰富,面对这样的天地万物,对生命有了自己的哲思,有了超越功利的思考。

春花会凋零,但也会重开;看花之人,明年不一定会再来。

无尽的时间,无涯的空间。没有什么是永恒不变的,但古今中外人类的感情是共通的。

鲁迅读了《兰亭序》,说:“我恍惚看到了一个好故事,这故事很美丽,优雅,有趣,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错综起来,像一天云锦,而且万颗奔星似的飞动着,同时又展开去,以至于无穷。”

《兰亭序》全文只有28行,324个字,是大书法家王羲之最杰出的书法作品,写得潇洒且自信,王羲之当年不无自豪地写道:“后之览者,亦将有感于斯文。”

果真如此。

(宁夏日报记者 张慈丽 文/图)